一年一度的春节
是小神兽们尽情撒欢的时光
每到这个时候家长们面对
小朋友的各种行为
往往容易格外宽容
放松警惕
但是别忘了
此时小孩正处于好奇心强的阶段
又缺乏辨别危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
因此春节期间也是意外高发的节点
柴油颜色黄黄的
女孩误认为饮料“偷喝”
大年初二深夜,三和医院儿科门急诊格外安静,突然,一位妈妈抱着一位一岁多的女宝宝来到门口大喊:“医生,快救救我的孩子,她不小心喝了柴油。”一旁的护士急忙上前,迅速将这对母女带到急诊诊室。
据家属介绍,女宝名叫晓晓(化名),当天下午4点多的时候,晓晓发现桌子上的一次性水杯里装着有黄色液体,以为是大人们经常喝的饮料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晓晓拿起水杯就往嘴里送。
刚忙完的晓晓妈从房间出来就看见晓晓在喝东西,上前仔细一瞧,竟发现水杯里装的是家中备用的柴油。
吓得她赶紧拿走水杯,立即带晓晓到三和医院儿科门急诊就诊。
图片来自网络
就医途中晓晓就开始恶心呕吐了,赶到医院了解情况后医生立即给晓晓吸氧,先用植物油清洗胃泡,抽洗出来的胃内容物仍充斥着柴油气味,然后再用牛奶灌洗保护胃粘膜,所幸误服剂量不大,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。
医生介绍:柴油、汽油和机油等都属于有机烃类混合物,小儿误服或者吸入高浓度柴油、汽油,机油蒸气可引起有机烃中毒,通常情况下,急性中毒主要影响肺、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三个靶器官,临床表明5岁以下儿童误服大量有机烃类混合物可引起致命的严重肺损伤,导致中毒性肝炎和肾炎等。
晓晓父母一想起女儿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这种痛苦,又心痛又后悔,坚定的说到:“回家以后第一件事,就是把那些有毒物品好好保管起来。”
儿童误服事件屡见不鲜
家中做好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
下面这些事情家长要牢记
1.药物、化学溶剂等物品,一定要拧紧瓶盖、包装好,妥善存放,务必放在宝宝看不见摸不到的地方,从根源上切断宝宝误服药物的可能性。
2.不要对宝宝说“药是糖”这样的话,可以对有理解能力的孩子说“这是药,平时自己在家的时候千万不可以踫、不能吃;只有在生病的时候,在妈妈爸爸的陪同下才可以吃”,以此来避免孩子出现误服的现象。
3.孩子喜欢模仿,好奇心强,因此父母自己服药时应避开孩子。
4.家长应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,简单介绍一下家里各种包装的药物的相关作用,告知孩子不可自行服用。
5.家中常备用药应分门别类,不同药物分开放置,如内服药和外用药应分开放置,儿童药物与成人药物分开放置,以防拿错造成不必要的后果。
如果宝宝不小心误服
该怎么应急处理?
01.、不要喂水,带上药物包装就诊
如果发现孩子误服药物,家长不要慌张,更不要擅自喂水,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带上孩子误服药物的包装及说明书,赴医院就诊。
尽量记录误服药物的剂量和服药时间,总结好患儿出现的症状,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医生迅速明确药品成分,快速判断患儿病情,为抢救争取时间。
02.、不要催吐,速就医
切记不要擅自贸然给宝宝催吐,因为没有专业人士指导,催吐有导致误吸的可能,严重者会阻塞呼吸道产生窒息;而且有些药物已经被吸收,催吐可能没有意义;再者,如果服用了对消化道有腐蚀性的药物,催吐还会造成二次损伤。
本文指导医生
王会战
★儿科主任
★新生儿科主任
★副主任医师
有扎实的儿科理论基础,对儿科疑难病、新生儿科危重症的诊治有较多经验,擅长新生儿呼吸支持、早产儿管理、新生儿复苏及重症监护等。
|